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日期:2017-08-10 16:02:06 来源: 作者: 点击:1869次 字号:增大 减小
  

 一、基本情况

 
西地村位于渤海镇西南2公里,共316户,总人口1178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9名,几年来,西地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务实,奋勇争先,把一个水稻、韭菜传统种植村转变成为经济实力雄厚,农民收入丰厚,基础设施完善,村务管理民主,精神文明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党建富民信息促进农民致富
 
西地村以前水稻采取传统的种植模式,产量一直停滞在垧产7500公斤,近三年来,村党支部依靠信息化建设,在全村推广了水稻“一段超早”种植技术,面积达 XX多亩,党支部组织水稻种植户上网学习,产前,把先进的栽培技术传授给农民,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6场次,受训群众300余人次。产中,利用网上发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指导农民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使水稻产量明显增加。产后,上网查询水稻销售信息,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以前由于信息不畅,韭菜难卖,韭菜价格经济人说多少是多少,现在,依靠信息平台,村里每天发布韭菜市场价格,使农民免受损失。2010年,在韭菜产业发展的信息调查中,得知因牡丹江韭菜大市场的菜车入场费由原600元提高到XX元,致使韭菜经纪人压价、减量收购韭菜,造成菜农很大的经济损失时,村党支部立即与工商部门联系共赴牡丹江,与牡丹江韭菜大市场的管理人员协商,最终把菜车的入场费又降到了600元,为菜农挽回经济损失近3万元。
 
西地村依靠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且使村民得到信息致富的实惠。
 
三、构建“四加”模式,做强韭菜产业
 
西地村党支部一班人,牢固树立整体发展意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积极做好产业规划、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10年重组了韭菜专业合作社,构建了“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2010年韭菜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西地村经济预计总收入175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过去由于受市场环境的制约,村民种植韭菜的经济效益忽高忽低很不稳定,影响了村民种植韭菜的积极性。西地村党支部通过研究把做大做强韭菜产业作为村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通过打牢产业基础、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等措施,找到了“兴村富民”的良方。打牢产业基础 ,引导韭菜种植户开展日光温室大棚改造,使韭菜在春节前后上市,党支部协调电力部门,投入20多万元,为韭菜种植户架设了XX多延长米供电线路,满足了灌溉提水用电。扩大产业规模 在韭菜产业发展进程中,只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生产基地,有稳定的韭菜生产货源,形成规模发展才能占据市场的主动权。建成了以西地村为核心的韭菜种植基地。随着产业基地建设的不断扩大,韭菜产业已成为西地村的“兴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韭菜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巩固了韭菜产业基地基础,强化了农户闯市场能力,拓宽了销售渠道,现西地村的韭菜已销往吉林及省内各大、中城市,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后劲,提高了产业效益。
 
四、善于谋划,开创未来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之一,西地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所有这些得益于几方面工作的落实与加强。一是坚持加强党组织建设,坚持“一制三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党组织的号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坚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民主议事制度,坚持落实村民自治工作机制,充分发扬民主,重大事项都由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决策,坚持村务公开制度;二是坚持发展****要务,把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推动全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三是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全村文明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村的整体文明程度,不断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村两委班子的真实写照。
 
面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西地村党支部并没有满足,而是着眼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更快发展的谋划,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全体村民的支持,西地村的明天会更美丽,事业会更辉煌。

分享到: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 争先创优活动典型事迹材料(最新)

下一篇:关于推荐全省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巡回报告团成员的通知